“整个会议室只有一个是真人”!手法升级,紧急提醒!

汇聚之精 2024-03-24 53684人围观 投资金融银行人工智能网贷

  近期,有人冒称“中央农办、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专家总顾问”、“国家乡村振兴局专家顾问委员会总顾问总指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行骗。3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郑重声明,没有成立过这三个委员会,提醒社会各界注意防范。

  

  其实,这些年冒充国家机构的案件还真不少。如何识破?一起来看!

  冒称国家机构的骗子们

  

  2023年5月,一些自称为“国家补短板强弱项领导小组”的不明组织和个人,假借县城建设等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甚至组织线上会议宣扬相关行骗言论,如“能够帮助每个市县获得10到100亿元政府补贴资金”“作为特例列入补短板强弱项名单并解决资金短缺”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称,“在此我们郑重声明,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没有相关机构,我委没有设立类似专项补贴资金,从未组织过相关活动。请各地方和市场主体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已造成损失,请及时向公安部门举报案件线索。”

  

  2023年7月,有诈骗团伙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用可以抹除网贷额度、修复征信等为噱头,引导用户点击链接进入仿冒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从而上当受骗。

  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发表声明,表示任何提供所谓“征信修复”并借此敛财的均为诈骗行为。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也好奇这些听起来就假的“李鬼”是怎么骗到人的?那是因为“做戏做全套”已经成为诈骗分子的标配,假文书、假公章、假证件、假印章......甚至有些还直接整出了自己的App。

  警惕“国家项目”牌的诈骗App

  近日,工信部反诈专班公布了一批涉诈高风险App,一些不法分子套用各类官方公开信息,打着“国家支持项目”“国家惠民政策”旗号,制作出一大批涉诈App,在其中编造虚假投资理财项目,以高收益为诱饵,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在App进行“投资”,进而实施诈骗。

  

  

  

  △图片来源:工信部反诈专班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开展App反诈电子标识试点工作,从2023年9月份至今,累计监测发现了大约1.7万款仿冒试点相关App。通过技术手段,已阻止了80%的用户安装此类App。

  而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识别这些高仿App。

  

  比如说上图左侧是一个虚假App,名称叫国家社保部,图标采用的是一个国徽的样式。右边是一个真正的App,名字叫国家政务服务中心。

  这两个App简单一看十分相似,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真实的App上,它的颜色包括文字都更加清晰,而虚假的App做工相对粗糙一些。

  

  △国家政务服务中心App首页界面

  

  △虚假App启动后画面

  而当我们点击进入后,真正的App会直接进入功能齐备的主页界面。

  而假的App则会直接邀请你去登录,登录通常需要注册账号,在注册账号时邀请你填入推荐人的邀请码。像这种邀请码基本上就是定向诈骗,只有诈骗分子给了你这个特定的邀请码之后才能进入这个平台。

  发现诈骗App 立刻举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专家建议,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未知二维码、不浏览陌生网站,从正规途径下载App。投资理财要认准正规途径,并通过官方渠道确认国家惠民政策真实性。

  如果您发现了类似的仿冒、涉诈App线索,请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邮箱(fzzbsscl@caict.ac.cn)举报。

  不过,骗子的野心可没有停止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

  一种更难以防范的诈骗技术

  又逐步进入了公众视野

  眼见也不一定为真

  小心“AI换脸”冒充公职人员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介绍,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

  一些公职人员由于工作原因出镜率相对较高,这为骗子提供了丰富的面部识别素材;在电视、广播新闻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公职人员的同期声,这令“伪造成本”更低。

  

  在香港警方近期公布的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亿港元的案件中,一家跨国公司香港分部的职员受邀参加总部首席财务官发起的“多人视频会议”,并按照要求先后转账多次,将2亿港元分别转账15次,到了5个本地银行账户内。

  而他事后才知道,当时整个会议室之中只有受害人一个人是“真人”,其他“参会人员”都是经过“AI换脸”后的诈骗人员。

  识破“AI换脸”:可以靠这一手

  目前视频换脸的技术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在和对方视频沟通时通过一些动作,就可以发现破绽。

  

  比如,在视频通话中,我们可以要求对方将手放到脸前并动一动,如此就能干扰图像的形成,让我们察觉到异常。

  

  此外,国家也在通过多重手段防范“AI换脸诈骗”,近两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政策文件。先后开展了“互联网深度合成算法备案”“大语言模型算法备案”等有关工作。严厉打击利用AI换脸、变声等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原标题:《国家机构也有人冒充 多部委提醒:注意防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