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领泰生物创始人冯焱博士凭借靶向蛋白降解项目,顺利通过了浦东新区区委人才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入选2023年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
中国的新药研发历经波峰波谷,而作为生物医药行业的老兵,冯焱本人对此亦是深有体会。早在2005年,他便投身创新药物研发,此后十几年,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如今,他正带领领泰生物,在靶向蛋白降解赛道上,为中国新药研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
把握机遇,瞄准靶向蛋白降解市场
1996年,从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之后,冯焱先是来到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读完博士,又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后。2005年,怀抱着将所学化为实践的梦想,冯焱回到祖国,加入了白鹭医药,从事糖尿病的创新药研发。
然而,创新药的研发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当年,国内药企普遍以仿制药为主,做新药研发的企业很少。此后数年,冯焱在中美两国间多次辗转,从博士后到高管再回到研究者,一方面不断积累疾病和药物开发领域的经验,一方面也在静待时机,等待着将创新药研发的理想化为现实。
图:领泰生物实验室
2010年的中国,一大批以创新为目标的药企开始崛起。顺着当年的这一股海归大潮,冯焱再次回国,加入CRO企业桑迪亚。在那里,他通过与客户的交流,首次接触到了“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的概念。
所谓“靶向蛋白质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是一种新兴的药物开发策略,通过定向降解特定蛋白质,实现在细胞内有效清除致病蛋白。据介绍,传统小分子药物的作用机制多是通过结合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从而抑制靶蛋白的功能,相当于“开锁”;而TPD技术可以通过定向降解特定蛋白质,实现在细胞内有效清除致病蛋白,相当于直接用锤子把“锁”敲掉。
自2019年,美国公司Arvinas将首个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药物ARV-110推上临床以来,PROTAC药物便广受市场关注。由于具有靶点范围广、活性高、能够精准靶向并降解目标蛋白等特性,Nature更是直接以“下一个重磅炸弹药物”,来评价PROTAC药物。
在认识到了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市场的巨大潜力后,2019年底,冯焱在上海张江成立了领泰生物,开始聚集精力投入到这一类新生药物的研发上。
???
针对自身免疫赛道,做全球创新产品
创新药物研发始终是一条内卷的道路,初创公司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做出差异化,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冯焱注意到,当前的PROTAC药物研发市场中,99.9%的公司都将肿瘤作为第一个管线,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方向却处于一片空白。
所谓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然而,当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正常组织和器官识别为敌人,导致一系列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根据文献报道,已知的免疫性疾病大概有100多种,而其中绝大多数适应症尚无药可医。大量的需求也催生了可观的潜力市场,以自身免疫市场的“药王”Humira为例,其每年的销售额大概是200亿美元。
目前,由领泰生物自主研发的IRAK4新型蛋白降解剂LT-002,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开展临床I期试验,适应症为化脓性汗腺炎和特异性皮炎。该产品是基于领泰现有的靶向蛋白降解新药研发平台Nano-SPUD®筛选得到的;在临床前动物模型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改善皮肤炎症症状的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图:领泰生物IRAK4新型蛋白降解剂LT-002
“我们做的项目是全球创新的东西,完全没有参考。”冯焱介绍说,“全世界和我们同靶点的企业,现在也只是做到了二期临床。”可以说,在这个领域,领泰生物做到了国内首创、全球第二。
除了IRAK4降解剂之外,领泰其他管线靶向蛋白降解剂的开发也已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其中第二个管线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已经选定,计划于2024年年底推进到临床。第三个管线的先导化合物正在优化,预计于2025年Q1提交IND申请。
???
积极筹划A轮融资,助力成为赛道领跑者
在短短的几年之内,领泰生物在团队建设、平台搭建、产品开发等方面就取得了良好进展。公司现有员工二十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58%,博士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为16%。同时,由领泰团队自主研发的特定靶向蛋白泛素化及降解药物发现平台Nano-SPUD也已搭建完成。
当下,为了加快各产品管线的研发,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领泰生物正在积极筹划融资。此前,他们已完成了总金额近9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分别由张科领弋和元生创投领投。此轮融资目标1个亿,所得资金将投入到产品后续的开发中去。
未来,领泰生物将继续聚焦已有的产品管线,与国内外生物制药企业积极展开合作,推动医药科技的创新与突破,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多创新药物的选择。正如领泰——LeadingTac这个名字所寓意的那样,他们将努力成为靶向蛋白降解赛道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