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宠物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有些家庭甚至养了两只以上的猫狗或者猫狗混养,宠物间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宠物之间的抢食行为,易造成弱小的宠物吃不饱甚至没得吃。将RFID技术融入到宠物管理中,是快速提升宠物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RFID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项利用无线射频信号进行无接触识别与信息交互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读取速率快、穿透力强、读写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畜牧业中,如物流管理、产线物品追踪、站点识别与身份识别、动物管理、盘点计数等诸多领域中。
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主要由应用软件、RFID读写器(RFID阅读器、RFID读卡器、RFID模块等)以及RFID电子标签组成。其中RFID电子标签是物品的唯一标识载体,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标识,其内部存放着物品的相关信息;RFID读写器是连接RFID电子标签与应用软件的中间设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信号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交互信息,从而获取标签代指的物品信息,再通过通信接口将信息汇总给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则是负责将RFID读写器上传的数据信息进行解码分析,负责管理整个标签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应用设备
RFID电子标签
项圈RFID标签:佩戴在宠物的脖子上,识别距离较远,为≥30cm,但由于使用带子佩戴的,在激烈运动时会出现掉落的可能。
RFID植入式玻璃管标签:该RFID标签尺寸小、外观采用生物玻璃制成,通过注射器将玻璃管标签植入到宠物体内,不会对宠物造成任何不良与过敏反应,优点是不会出现丢失,缺点是较项圈RFID标签的识别距离较近,识别距离为≥20cm。
RFID模块
JY-L601A是专为宠物自动喂食器研发的低频远距离RFID模块,体积小巧、识读距离远、性能稳定、可靠性强,便于集成到宠物智能设备中。支持双频134.2kHz与125kHz工作频率,可读取符合ISO11784/5协议的FDX-B与EMID格式标签,支持在低频频段的主流标签的读取,兼容性强。
四、应用流程
给宠物佩戴项圈式宠物RFID芯片或植入RFID玻璃管芯片,作为宠物的身份标识(即宠物的电子身份证),与宠物的身份信息(如种类、品种、年龄、性别、防疫、健康等主要信息)进行绑定。
将RFID模块JY-L601A安装在宠物的专属自动喂食器中,用于识别宠物的RFID芯片。通过RFID模块,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宠物进行个体识别,采集宠物的身份信息。
当宠物进食时,自动喂食器通过RFID模块获取进食宠物的身份信息,待喂食器系统判断宠物的身份信息合法后,打开喂食器的盖子,宠物可正常进食。若是识别的宠物信息不符合,则自动喂食器无反应。若中途宠物离开喂食器,RFID模块没有识别到合法的RFID芯片信息,则会盖上盖子,防止其他宠物前来抢食。
五、应用效益
RFID技术的使用,有效解决了宠物间的抢食行为,确保每一只宠物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通过RFID技术的个体识别功能,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宠物的进食情况,为宠物制定更加科学的饮食计划;
提升了宠物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可以更加便捷地管理宠物的日常生活,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RFID技术还与宠物医院结合,通过使用RFID读写器扫描宠物的RFID芯片,宠物医院可以快速获取宠物的身份信息(品种、年龄、防疫等),在宠物生病时能够根据过往情况快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六、结语
RFID技术不仅提升了宠物喂养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更为宠物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RFID技术在宠物生活中的应用将持续深化,为宠物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如深圳试行的宠物电子身份管理系统,便通过RFID技术实现了宠物登记与医疗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每一只宠物拥有唯一的RFID编码,与主人信息、疫苗记录、健康档案实时同步,极大便利了宠物医院、社区管理部门以及宠物主人之间的信息互通。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