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旅游观光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重量级、近距离”。什么意思呢?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各地知名的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列为节日出游的首选目的地。也就是选择前往那些“重量级”的观光点,通过“近距离”观看和了解这些“超级工程”来增长见识,获得全新的出游体验。那么,为什么这个超级工程游,和大国重器游会成为这个假期更多人的首选呢?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来探寻答案:
哪些“超级工程”“大国重器”最受欢迎?
人们为何要去观光“重量级”项目?
“超级工程”为何会成为旅游新热点?
这个五一假期,因为有“嫦娥六号”的发射任务,海南文昌的航天发射场就成为很多游客首选的观光目的地。数据统计,仅5月3日火箭发射当天,文昌吸引近8万名游客前来旅游。此外,位于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FAST也是游客追捧的热点景区之一。而在西部的青海省,位于共和县的光热电站和光伏电站因为其恢宏的太阳能板方阵而吸引着众多自驾游的旅客前往打卡。那么,这些“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究竟是因何而吸引人呢?人们为什么要去观光这些“重量级”项目呢?接下来我们就再次回到昨天,去问一问那些冒雨观看发射的游客们。
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游客们冒着雨通过室外超大屏幕观看火箭发射,并纷纷用手机记录这一时刻。
在文昌淇水湾海滩,航天嘉年华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大家在“月球”“火箭”等模型和有航天元素的展板前拍照打卡。
文昌的航天观光游到底有多热?我们来看一个数据,海南文昌的龙楼镇常住人口不足3万,或许您想不到,过去两年,这个小镇接待的游客人数超过了150万人次,仅这一项就带旺了小镇的人气和消费。
昨天(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当晚,以“逐梦航天 畅享民乐”为主题的音乐会在海南文昌市龙楼镇上演,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看。
演出在打击乐《龙腾虎跃》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随后,二胡齐奏《赛马》、独唱《灯火里的中国》、二重唱《春风十万里》等11首经典与新创曲目陆续登台,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精彩的表演让很多刚看完火箭发射的市民、游客产生共鸣。
中央民族乐团和航天“国之重器”在文昌同框亮相,共同奏响了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的华美乐章,倾情演绎了中国人追逐星辰大海的浪漫音符,也是传统文化和航天精神的融合。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赵聪:这一次,中央民乐团希望向大家表示对祖国科技的祝贺,也希望我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能够都传达给大家。
人们对于航天的热情远不止于“嫦娥奔月”,就在本周,随着神十七乘组顺利返回,以及之前的神十八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飞天的壮美也吸引了众多游客想要近距离前往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现场观摩,还一度导致火车票“一票难求”。
亲子游、研学游、天文爱好者团队是这波航天游的主力。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历史展览馆等航天城主要景点,游客们“近距离”感受航天魅力,或拍照打卡,或驻足学习。在问天阁,游客们围绕着航天员出征前坐过的椅子,纷纷上前拍照留念,过了一把“航天员”的瘾。
“五一”假期,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天文小镇迎来研学游热潮,国内外游客慕名而至,领略“中国天眼”的魅力。在“中国天眼”景区,不少家长都是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
游客 胡万萍:主要是想带孩子来领略中国领先的一些航天技术还有大数据发展的趋势,让他了解我们祖国现在先进的技术。
在这里,游客除了能近距离观看中国天眼外,还能到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天文时空塔、星游记太空VR体验馆以及球幕飞行影院等主题场馆,参与天文课堂、实践体验、参观研学等体验项目。了解中国天眼建造历程以及各类天文知识,聆听脉冲星的声音,探索天文奥秘。
现在中国天眼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已向全球开放,不少国外的天文爱好者也慕名而来。
巴西游客 达尼洛:我年轻的时候对天文很着迷,中国天眼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一直很想来看一下。
据了解,“五一”假期前三天,中国天眼景区共接待游客3.67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
这个“五一”假期,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龙羊峡水电站及光热发电塔吸引了不少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峡谷风貌,也能来一场充满知识的工业游。
在青海龙羊峡观景台上,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不仅能看到壮观的龙羊峡水电站,还能看到不远处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内耀眼的光热发电塔。游客也可以乘船游览水库,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
观景台上看到的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就位于龙羊峡水电站对面,包括光热电站和光伏电站,总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
总台记者 陈晨:这里有30000多面反光镜,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每面镜子会追随太阳的足迹,自动转动,将光聚合到中间的塔上。只有来到现场,你才能感受到这份震撼。
据了解,这里曾是一片荒漠戈壁,建成光伏电站后,密集的光伏板阻挡了风沙,遮挡了阳光,使地表水分蒸发量大幅减少,光伏板下长出了小草。
最后是今天的第三个问题:各地的超级工程为何会成为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新热点?我们来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萨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