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深读丨大陈岛垦荒精神永不老

汇聚之精 2024-05-18 55236人围观 经济创业渔民台湾人均可支配收入

1955年,国民党守军劫掠全岛1.8万余居民后败退台湾,大陈岛变成死岛。

1956年,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用双手把海岛建成可爱的家乡。

面朝大海,青春无悔,垦荒精神穿越时空,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第一视点”栏目讲述大陈岛上三代人的“垦荒”故事,《今日评说》与您共同关注。

1956年,浙江省467名来自温州、台州的青年陆续上岛,参与垦荒建设,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大陈岛。当时的他们面临着哪些困难?他们艰苦奋斗换来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 胡坚:

大陈岛是浙江境内最迟解放的地方。1955年1月,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大陈岛失去了外围屏障,国民党当局实施“大陈撤退”计划,带走大陈及邻近岛屿的渔民百姓,将遗留的码头、渔船悉数毁坏,大陈岛沦为亟待重建的一个荒岛。大陈岛收复后,人民政府立即开展重建工作,一批浙江年轻人积极响应号召踊跃上岛垦荒。他们说:“我们有一百个困难,就克服一百个困难;我们有一千个困难,就克服一千个困难。”所以在这种精神面前,就什么困难都无法阻挡。在垦荒队员的手中,换来了大陈岛的新生。没有路,就算用锄头一锄一锄把岩石敲碎,也要铺成一条路;没有经济,从零开始,边学边摸索,发展畜牧业;没有钱,靠收集废铜烂铁,靠每个人每月贡献的2.5元生活费,也要购买渔船,发展渔业。最重要的是,他们留下的是大陈岛垦荒精神,也就是“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如今成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一种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一次登岛、两次回信”,这对于我们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怎样的指导意义?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 胡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陈岛垦荒精神,鼓励有志青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献身事业。这种精神,激励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的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仅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精神谱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依靠这种精神走到今天,更要依靠这种精神走向明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垦荒精神为什么永不老?如今,为什么还要大力呼唤垦荒精神?

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 胡坚:

老垦荒者队员能够背井离乡移居岛上,第一是他们的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大家,把青春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第二是他们的拼搏精神,面对多少艰难困苦,决不放弃,敢叫山河可以换新装。第三是他们的接续奋斗,到今天已经有三代人在岛上接续开拓,现在的大陈岛会让你刮目相看。去年它的大陈的黄鱼养殖产值就8亿多元以上,财政总收入有329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6.4万元。现在我们在发展中间,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也都会遇到各种矛盾问题,也都需要这种家国情怀和拼搏精神,所以,我觉得这种精神是永恒的,是具有强大的这种生命力的。2022年10月,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将来我们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脚踏实地、苦干实干、集中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所以垦荒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产物,它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一种精神动力,它对于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作用,激励我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大陈岛垦荒精神不老,时代依然呼唤着它。也期待着在新时代,更多垦荒人迎难而上、接力前行!

Powered By Z-Blo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