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妈妈,又是一年高考季,遇到您是我的幸运,感谢您在关键时刻对我的指导帮助。”昨天,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原审判员、南浔区第一代“法官妈妈”贾建平收到一则暖心的手机短信,发件人是自己曾经帮助过的“问题少年”小英(化名)。
收到短信,贾建平十分开心,但让她更开心的是小英现在的变化:曾经犯过错的少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读了法学专业,还去了一家律所实习。
“她说要像我一样,帮助那些身处迷途中的孩子,我觉得非常欣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提起小英,贾建平滔滔不绝。
在和蔼温柔的讲述中,一位有理有情的“法官妈妈”形象清晰显现。
2000年,贾建平从中学教师转型为法官,专职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
“与未成年人在法庭上相见,最无奈,也最心痛。”贾建平总想着,作为法官,能为失足少年做些什么?于是,她在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尽力摸索着。
接到小英的案子时,她感到十分惋惜:“小英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因为进入青春期结交了外校一些不良学生,导致犯错。”
她竭尽全力帮助小英,为她的案子四处奔波,庭前了解她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庭审时不断缓解小英心理压力;庭后多次与小英及其家长“交心”,书写出很有爱的“法官后语”。因其认罪态度好、且尚在就学,最终免于刑事处罚。
每次开庭前,贾建平都要与被告人会见一次,并尽可能与被告人家长进行沟通,从中了解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社会交往、成长经历及实施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深入调查被告人走向犯罪的各种原因和心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的量刑。
每审理完一个案件,贾建平还会建立人手一册的档案,并与当事未成年人保持密切的书信或电话联系,及时把握他们的动向。
不少孩子视她为贴心“妈妈”,把有些不愿意跟父母讲的话全都倾诉给她,请求她帮忙和指点。
每逢节日或孩子生日,贾建平给他们寄上一张贺卡,表示一份祝愿,“不光给孩子写,也给孩子家长写,不知不觉就写了几百封了。”因此,她与不少孩子结下深厚的情谊。
看着庭审现场一张张迷茫无措的稚嫩脸庞,贾建平发现许多孩子犯错是由于缺少教育引导。
“父母没有教过,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就是犯罪。”她说,由于父母、学校等各方面教育不到位,有些孩子还未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因此在审判工作结束后,贾建平想在判决书上写下“法官后语”,对未成年人今后的改造和漫长的人生道路予以正确的启迪、指引。
“我希望给孩子们一点柔情的寄语,让他们看到后有警醒,也有温暖。”贾建平说,“法官后语”不是苍白无力的一句话,她往往要多次调查走访未成年人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从多人口中深入了解被告人,最终写出一段真情实感的文字:指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送上鼓励和支持。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精心书写一段这样的话,对法官们来说负担不小,但自从实行这项举措以来,贾建平对每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均撰写“法官后语”,即使再忙再累也从不间断。听说不少孩子和家长看了之后都很感动,她觉得自己“没有白忙活”。
小斌(化名)初中毕业沉湎网吧,因没钱上网,把手伸向了别人的钱包。判处缓刑后,贾建平为帮助小斌树立劳动观念,特地联系了一个花木场,让他参与义务劳动。
一个月后,小斌变了样,不仅改掉了以往的一些恶习,甚至还抢着干家务活。
怀着母亲对孩子般不放弃的决心,贾建平感化了一个又一个徘徊在深渊边缘的“问题少年”。她表示,尽力拉一把,也许一切都还来得及。
为此,贾建平结合南浔区有关单位,建立“帮教基地”,给20名缓刑少年犯、刑满释放少年犯提供劳动锻炼岗位和就业岗位,培养其劳动观念、解决生活经济来源。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贾建平尝试建立起“一、三、六”缓刑考察回访制度,也就是1个月电话联系一次,3个月汇报一次,6个月定期回访一次,问问孩子们最近在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同时,她还创立“法官导师制”“三书三表”“三个帮教”等制度,并与区团委、妇联,教育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联系,在南浔区范围内构建起“帮教网络”,通过动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法官、老党员等老同志与少年犯建立一对一的固定帮教关系。
此外,她还用自己所获奖金和法院干警的捐款创立“爱心帮教基金”,为缓刑少年,刑满释放少年中的生活困难者在就学、就业、培训、返家、生活等方面提供经济援助共300余人次。
贾建平这股一心扑在未成年人工作上的劲头,在退休后依然坚持。离开法庭后,她经常深入学校向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教授法律知识。对孩子来说,她不仅是法官导师,还是长辈、朋友,在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也慢慢教会他们冷静面对问题和挫折,实现自我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