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记者在位于义乌的青田大厦项目现场看到,建筑基坑维护桩已完成施工。未来,这里将成为两地开展合作的新平台。
义乌,有着“世界超市”美誉,210多万种商品销往2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田,被誉为“进口大超市”,依托遍及146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万青田华侨,进口经济繁荣。一直以来,两地人员往来、经贸交流密切。记者在探访青田、义乌的市场时了解到,一“进”一“出”间,两地进一步激发出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日,一列满载义乌小商品的“义新欧”中欧班列奔向万里之外的马德里;半个多月后,一批“洋货”将搭载这一班列返程,在义乌卸载后被转运到青田,摆上当地货架。
曾经,受限于交通,山区青田的进口生意成本居高不下。青田侨商把目光投向义乌。“义乌离青田不远,商品通过‘义新欧’,再由公路运往青田,成本不算高。”义乌青田商会会长周旭锋是“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首批尝鲜者,他经销的进口红酒等通过中欧班列销往青田等国内多地。
当前,全球贸易更显不确定性,如何进一步稳市场拓空间?“人,是最大的资源。”义乌商城集团进口商品市场分公司负责人高宇立说,青田华侨遍布全球,而义乌国际化程度很高,两地市场正将“人”的资源有效利用,成为相互引流的渠道。
数据显示,在义乌经营进出口业务的青田侨商企业超700家,每年在义乌进出口贸易额达数百亿元,日益成为义乌国际贸易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一批在义乌的外商也到青田探市场。“在义乌采购多年,听当地介绍青田进口贸易做得很好,所以来看看有没有市场机会。”扎根义乌22年的尼泊尔商人毕需努,接下来打算和青田当地企业合作,把家乡的手工艺品卖到中国。
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仓储资源,也成为两地合作共赢的又一链接。义乌、青田企业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仓,如今这些资源得到打通共享。浙江国利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董事长施海平是青田华侨,由他在柬埔寨建设的金边公共华侨海外仓汇集了青田、义乌等地流通海内外的上万种商品,成为两地“买卖全球”的重要节点。
“唱好义乌青田进出口‘双城记’,可以成为支撑我省外贸经济增量的重要驱动力。”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殷志军认为,义青联动将为其他县域合作提供借鉴。
对此,两地负责人充满信心。“青田将做大精品葡萄酒、西班牙进口火腿等‘单品冠军’,推动进口商品规模跃升。”青田县委书记林霞说。义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相信两地的经贸合作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大,未来还会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