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范子萌)当前发展迅猛的金融科技浪潮会给上海与香港金融中心的角色赋予哪些新的火花?香港与内地的金融高质量合作未来可以探索哪些路径,又将如何错位互补、扩大合作?
记者获悉,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一行于日前拜会香港证监会总裁梁凤仪,提出了沪港大(湾区)金融合作与产业数字总部的“双总部+双飞地”机制的建议,并与梁凤仪就沪港大金融科技合作与Web3.0的政策导向进行探讨交流。
陆红军表示,沪港两地金融中心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球格局也在发生多重巨变,尤其是数字资产管理中心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使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发生更为深刻的转型。“应该探索沪港大(湾区)金融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促进香港和内地金融科技的高质量发展。”陆红军说。
探索“双总部+双飞地”机制促进沪港金融高质量合作
最新出炉的《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多方面建设亟需发力。在陆红军看来,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进行产业基础设施的重构、生产逻辑的重构、生产要素的重构,即由大数据驱动制造业的发展,将产业基础设施的重心放在数字新基建;将产业逻辑从先产品后市场调整为先用户后产品,促进交易数字化;将生产要素从人力资本调整为智能资本,用智能化生产管理重建新型制造业。
着眼于上海制造业的主要痛点,陆红军认为,当前,传统金融业以固定资产抵押为核心的信用模式,不适用新型制造业的轻资产特征。而解决方案可以使用产业金融重构,即从工业化抵押金融到数字化产业链金融;供应链和数据将使金融的信用基础从静态资产转向动态现金流;动态的现金流需要准确实时的数据,金融业数字化将驱动未来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陆红军介绍,他正带领研究团队探讨上海加快金融中心与数字总部建设的新课题,未来将汇聚上百个产业链的数字总部,夯实数字化金融中心的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时代,Web3.0迎来黄金发展机遇。陆红军表示,香港正在力推Web3.0发展,结合上海拥有的中国产业链数字总部发展优势,可以通过对海外流量的吸引和Web3.0的政策优势,建立中国自有的品牌文化,通过跨境电商的支持,打造上海产业数字总部与香港Web3.0应用场景总部,从而达到沪港国际金融中心优势互补。
就此,陆红军提出沪港国际金融科创“双飞地”实验,即在上海与香港互设科创飞地区域。“上海可在香港建立产业数字总部上海科创飞地,引导Web3.0数字经济实业化;香港可在上海建立Web3.0数字经济香港科创飞地,从而达到上海产业基础与香港机制优势相得益彰的目标。”陆红军说。
金融科技发展浪潮之下,全球资产管理或将蝶变。这一背景下,跨区域金融的互动与融合尤为重要。
陆红军建议,探索香港-上海-大湾区在全球资产管理中的合作模式。具体而言,香港可以借助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天然优势;上海可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在沪的旗舰机构作用,开展机构在大湾区场景下的一体化合作;大湾区则可选择深圳某个区作为应用场景区域。“可借鉴当年新加坡苏州工业园模式,成立沪港或沪港大共同投资的控股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在陆红军看来,沪港大(湾区)金融合作一体化的建设,有望成为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数字资产管理竞争的桥头堡。
沪港大金融中心错位互补、扩大合作
“沪港大金融中心之间应当错位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梁凤仪表示,香港近年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合作不断深化,各项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推出及扩容。
据梁凤仪介绍,她多次走访内地,感受到国家不断深化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方向是坚定不移的。
“面对当前地缘政治等国际环境的挑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更应积极考虑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引导海外基金投资内地,支持内地产业链的转型。同时为内地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国际化的投资机会。”梁凤仪说。
梁凤仪表示,虚拟货币是整个Web3.0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证监会全面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依循“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的原则,旨在提供妥善的投资者保障并管控主要风险,从而推动业界可持续地发展和支持创新。香港证监会已于今年6月1日开始开放新发牌制度下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牌照申请。
对于Web3.0行业的发展情况,梁凤仪表示,Web3.0行业还处在一个非常初步的阶段,如果市场愿意进行尝试,香港证监会很愿意提供监管和政策来帮助整个系统更为稳妥的运营,从而推动行业发展。梁凤仪还提出:在香港,只要有好的项目,就有好的人才,而具备了人才就会有充足的资金。香港资本市场有充足的资源欢迎科创企业来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