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广东力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4月18日通过全景网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力王股份主要介绍了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固态电池进展、未来在锂离子电池等新兴领域的战略规划、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与宁德时代相比,公司技术有显著差异。宁德时代侧重动力与储能电池,在电芯技术、电池组技术等多方面成果斐然,技术先进、市场份额高。 而力王股份专注消费类电池,在锌锰电池和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产品性能优异。公司还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合作积极研发固态电池。
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于 2021 年 12 月 1 日签订的关于“低成本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和下一代高安全固态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合同,原定有效期至 2023 年 12 月 1 日。后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将合同期限延长至 2025 年 12 月 1 日,并对原合同部分条款进行变更,包括双方各自及共同完成的开发内容、技术指标、交付成果的时间和方式、支付款项的金额和时间等。补充协议生效后,成为原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原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除明确变更的条款外,原合同其余部分继续有效。自 2021 年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达成合作以来,双方积极探索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目前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部分样品进入性能验证阶段。
在锂电池市场,公司将持续在现有赛道深化布局,同时积极拓展 3C 数码产品领域。面对电子烟电池市场的竞争现状,以多元化创新产品布局为抓手,在现有体系中融入更高占比的创新产品,依托研发与人才储备开拓利润增长点,全力突破销售目标。同时,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密跟随行业头部企业,与知名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优化运营效率,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一次性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未来都具备增长空间,但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一次性锌锰电池凭借价格亲民、使用便捷、标准化程度高的特性,在小功率、低成本需求场景,像遥控器、玩具、钟表等领域地位稳固。从数据来看,根据 QYResearch 研究团队调研统计,一次性锌锰电池全球市场销售额预计保持稳定增长,2023-2030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 达 4.1%。而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可充电,在新能源汽车、3C 数码、储能等领域优势明显,随着技术进步,成本持续下降、性能不断优化,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
面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出口业务的影响,公司主要从三方面应对:一是多元化市场布局,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同时,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东盟、 南美等新兴市场,分散风险。二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满足不同市场的要求,增强抗政策干扰能力。三是加强与贸易伙伴、行业协会及政府部门沟通协作,及时掌握政策动态,利用政 策优惠,并通过行业协会争取有利政策环境,携手应对贸易难题。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关键驱动因素:一是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环保锌锰电池与锂电池在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需求攀升,储能业务有望实现突破; 二是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拓展锂电池在 3C 数码、智能穿戴等非电子烟领域应用, 加速国内外市场布局;三是技术创新驱动,固态电池研发、产学研合作及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助力产品升级、效率提升;四是强化成本管控,智能化降本增效,优化资产运营,全方位提升盈利空间。
2024 年 11 月 28 日,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批准,公司再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为 GR202444004073,有效期为三年。公司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的三年内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按 15%的税率缴纳。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是对公司技术创新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充分肯定,有助于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对公司的持续经营和未来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主要系电子烟锂离子电池业务竞争激烈,销售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导致本期营业收入和毛利率下降;叠加欧美对一次性电子烟加强管控的因素,对下游客户订单有所影响,进一步减少公司锂离子电池营业收入。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 714,552,958.73 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 2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854,666.53 元,相较上年同期增长 18.84%。
锌锰电池市场仍然广阔,结构性增长与新兴需求并存。首先,锌锰电池低功耗场景仍不可替代,在医疗设备、家电、玩具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刚性需求;其次,国内碱性化率仍低于发达国家 80%的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碱性电池对碳性电池的替代将推动市场扩容;另外,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需求快速增长,为锌锰电池打开增量市场;最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低价锌锰 电池需求旺盛,海外市场广阔。
技术替代风险主要集中在高功率场景,冲击有限,场景分化明显。尽管新兴技术(如锂电)在手机、电动车等高端领域形成竞争,但锌锰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安全性、即用性等优势,在低功耗、标准化场景中仍不可替代。尤其是碱性电池因其水溶液体系而具备安全性、可靠性、便利性和可携带性,性价比极高,适合小电流长时间使用,寿命长且难以被取代。
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 成果转化,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多元化发展策略,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和储能及小动力电池业务;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力。
据了解,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碱性锌锰电池、环保碳性锌锰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