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7月11日电 沈阳工业大学依托工程实训中心系统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了5门实践课程和1门公共选修课,顺利完成7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任务,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体系,为培育高素质实践创新型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产业需求,打磨能力提升的金课堂。依托学校工程类优势学科,面向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求,学校立足机械、材料、电气、信息、人工智能、软件等专业典型工业场景案例的优势学科,组织授课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开展多轮研讨论证,精心考量,确保所开设的实践课程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技术和实用的技能。
精耕课程设计,绘就实践育人的新路径。课程聚焦学生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学校依托工程实训中心平台,根据专硕专业特点,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数控加工、增材制造、工业自动化控制等方向与产业实际需求,紧密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设置实践模块教学内容。又聚焦学生综合实践素质、专业问题解决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培养;教学中创新采用案例教学、真实情境实践等多元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练中悟”,切实掌握可落地、能应用的实战本领。
实践反哺创新,结出人才培养的丰硕果。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不仅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充分验证,更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学以致用。工艺的改进、控制程序的优化、算法的验证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均在实践环节中找到了解决方法并得到验证。真正实现了“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实践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工程实践机会,也为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未来沈阳工业大学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注入更强动力。(完)